骑士文学 > 阿毛在武汉文集 > 在文字中奔跑

在文字中奔跑

作者:阿毛在武汉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骑士文学 www.74wx.net,最快更新阿毛在武汉文集 !

      诗人是一些在精神中奔跑的词

    从一个句子到另一个句子

    从一首诗到另一首诗

    奔跑成为最大的幸福。

    最后,诗人是不是在一首诗里

    或一本书中,像闪电那样

    用尽所有的热情与光芒来照亮。

    这无须回答

    我只是奔跑,奔跑

    和词一起奔跑。

    在文字中奔跑

    “我们在某个人死去时开始写作”

    这是一个外国诗人的一句诗。我在很多年前一个雨夜的书桌上遇到它时,一下子竟有种被闪电照耀的惊颤。因为它正好切合我写作的真实开始——“在某个人死去时开始写作”但这个某个人,不是别人,是我的父亲。这当然是一个沉重的开始。可是只要说到我的写作,我无论如何也绕不过这个开始。那是1986年1月4日的下午,我上大学不到四个月的时间,刚刚收到父亲的一封信,他说放寒假时来接我回家。可我却在紧张的复习考试中就被接回家了。来接我的不是父亲,而是父亲单位的一辆面包车和他的两位同事与我的姐夫。理由是父亲病重,想见我。我感到奇怪——好好的,怎么就一下子病重了呢?我一坐到车上,眼泪就不停地流。一路上大家都默默地不说话。几个小时后快到家时姐夫才告诉我说:父亲被车撞了。他的话还没说完,我模模糊糊地听到我家方向传来的鞭炮声,我一下子就昏倒了。我是在一片哭声中醒来的。从1986年1月4日以后的整整两年我都被死亡这个事件紧紧地缠住了。仿佛全世界所有的伤悲与眼泪都裹住了我。失父之痛让我失去了欢笑的能力。除了看书,学习,我不会干别的,我不会欢笑,不会唱歌,有时候连话都不会说,我只是写,写,日复一日地在纸上,在日记本里写一些暗无天日的莫名其妙的句子。

    我做梦也没有想到我撂在课堂上的几首诗,会被文学社的同学送去参加诗歌大奖赛,更没有想到那几首诗会在88年的武汉地区的校园诗歌大赛中获得一等奖,而且一字不差地刊发在武汉晚报副刊上。从此我的诗歌开始了顽强的生长。等我能自觉地用文字思考死亡时,我的诗已经在死亡的黑色岩石中长出了新鲜的嫩绿,我惊奇地发现诗以它独特的气质和与死亡同等的神秘不可解的风格以毒攻毒地救了我。我不可救药地爱那些与死亡有关的句子。诸如“一切葬在/一种痛里”、“父亲,我原是在你的坟前/一如风中的花朵/无语歌唱”现在回想起来,要不是诗歌给了我生命的方向,我真不知道自己现在在哪里?感谢诗,它是一种神奇的良药,救了我,让我挺过来了。为水所伤和风中的花朵这些处女作因为在我生命中的这段特殊的记忆,我现在读来仍是热泪盈眶。——这些诗给我的慰藉是——文字代替父亲活着。这种活在我的生命里必不可少。

    然后是同死亡一样不能抗拒的爱,她就像一些晶莹的露珠在死亡这块黑色的岩石上闪烁着,她让我知道原来除了死亡这块冰冷坚硬的石头外,还有柔情还有爱。我发现被死亡这个事件阻隔的爱,诗歌都慷慨地将她带入了我的文字与生活中。从此我不可避免地看到爱与死的旋律飘荡在我的文字里。

    在三棵树上歌唱

    从1988年发表处女诗作到现在,已经有十多年的时间。可这中间我纯粹写诗的时间只有那么几年,1988至1992年,1995年至1997年。其它时间我不完全写诗,而是写散文,甚至小说。现在一年中常常是既写诗歌,又写散文,又写小说。

    前几天和一个朋友在咖啡馆里聊天,朋友谈到我的写作状态时,说我是“辽阔,没有方向”我笑着回答说“方向在前面,不过我是旋转着向前。”

    “你像一棵花树想舒展所有的叶片与花朵。可是你所拥有的阳光、空气有限。你必须舍弃。”朋友最终的忠告是:让我舍弃诗歌,散文,只写小说。我喃喃自语地说:我怎么不想舍弃呢?可是我如何忍心舍弃呢?诗歌、散文、小说在我生命中的位置,实在令我割舍不下。

    我一直是一个喜欢沉默与思考的人。总认为人很难融入环境与人流中。每个人都是一个极为孤独的个体。要想消去一点点孤独,就必须不断地倾诉。

    而抽象的诗歌只能提炼人的灵魂与思想,没法安慰心灵的孤独,却只会使孤独的灵魂更加孤独。因为诗歌实在是一门最孤独的文学艺术。我在一九八八年到一九九二年的这五年时间里是我喜欢被孤独淹没的日子,所以我把孤独的时间全部献给诗歌。

    从一九九三年下半年到一九九四年上半年这段时间里,是我最害怕孤独最厌倦孤独的时候,于是我在一九九三年底或一九九四年初的某一天,开始用小说这种文本安慰自己。这一动机,我在小说处女作星星高高在上中有所提及。我用一天的时间完成了这篇一万五千字的小说。完全是一气呵成,没有作任何改动。在第二天早晨醒来。我发现自己孤独的灵魂得到了解脱。那时我已经开始通过讲故事教孤独的灵魂如何说(欺骗)自己不孤独。

    从那时起,我的性格中最坚强最脆弱的两面,教会我把自己以后孤独的时光,分为三部分。一部分分给诗歌,另一部分分给小说,最后一部分留给散文。我在喜欢孤独的时候,便写作诗歌;我在害怕孤独的时候便写作小说。而我在孤独到痛处时,便会产生向自己倾诉的欲望。一个喜欢沉默与思考的人,其实是一个更热衷于对自己倾诉的人。这样的人,无可避免地热爱散文。

    但我至今弄不清自己,在诗歌、小说与散文这三种文体中我最喜爱哪一种。因为在这三种文体中,有一点对我来说是相同的:那就是我追求真实的震撼与诗意的表达。这三种文体在我这里形成了一个旋转着的三面镜。一面是诗歌,一面是小说,一面是散文。我把这个三面镜的底部贴在我的胸口(贴在我真实的思想与生活上)。这样三面镜反映是我多情的呼吸与狂热的心跳。

    一年中的日子,除了无梦的睡眠(有梦的睡眠对我来说,也是一种创作准备),我的内心频繁地旋转着这个三面镜。

    在孤独的诗歌中,我的灵魂时时处在一种极速变幻的类似于岩石的时空隧道中,最后落在摇晃的断桥上,任它被一阵狂风带进湍急的河流。我发出的笑声恣意而疯狂,成为无人的旷野中最有生命力的一部分。当我为意象、词语绞尽脑汁的时候,就是我在湍急的河流上飞翔(上升或沉入)的时候。

    在小说创作中,我的灵魂(与激情)处于一种均匀变幻中,我用一种不太平静也不疯狂的语气编织动人的故事。

    而写作散文是我在写作诗歌、小说之后的一种休息。这时的我,就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心平气和地坐在湍急的河流边一块静止的岩石上,平静地感慨或叹息。它是一时的情绪、一瞬间的思绪,像风轻柔地抚摸你,像雨点那样真实地敲击你。在散文中可以有想象,但不是虚构。它不是作出来的,而是内心真实的风声。

    无论我写作哪一种文体,我面对的都是最真实的灵魂,没有一丝虚假。无论悲或喜,也无论孤独、寂寞。它是承受我的情绪、思绪的多面体,并且是一尊旋转着的带镜面的多面体。我在它那里看到真实的自己、感受到稍纵即逝的思绪。

    我无意把自己的作品变作心语之类的文字。但我眼中最优美的作品却是倾诉者“我”最真切最主观的所见所感所思所虑。它绝不同于流行歌曲似的诗歌、传统的小说、“忆苦思甜”的怀旧散文,而是敲打人类灵魂深处疼点的那些文字。我直面人的灵魂,采用的方式是在废墟上放花(即痛苦的倾注),而不是在花上放花(锦上添花,即轻松的或虚假的抒情)。

    我毕生都会以最真的灵魂面对这样的文字。看了我的书的人会知道,我的文字是我真实内心的一部分。

    在文字中预示未来

    我有一位大学同学,一直是我作品的忠实读者。她只要一看见我的作品,总会打电话或者写信谈她的感受。98年我的长篇小说欲望刚一上市,她就买了一本读,很快就写了一封信来。她在信中这样写道:“我喜欢你的语言,结构,但不是你的故事,它太像一个梦了。那样一个小才女,功成名就;而那样一个女人狭隘自私。”“小才女”是指小说的女主人公“一个女人”是指一个神经质的怨妇。我的同学认为生活中没有人像这位女主人公那样既能生活干净又能事业辉煌,而且还能拥有盛誉与财富,也没有人像那样一个女人狭隘偏执。我说,那个小才女是艺术女性的理想,而那个女人代表不能忍受的世俗生活。我承认这部小说不是取材于生活,而是来自我的虚构。可是我的内心却从来不认为这个故事是假的。果然,不到五年的时间,我们有一个共同的熟人,竟拥有我的那位“小才女”一样的生活。而“那样一个女人”在世俗生活中的言行竟是一位诗人的妻子活生生的翻版。现在,每当我面对自己多年前的文字在现实生活中的惊人相似,总是哑口无言。当年,我在欲望的后记上写道:“写作就是预知。”而现在,我在我的新长篇谁带我回家的扉页上写道:“献给岁月与爱——多年前那些狂想的文字就预示了我们的现在。”

    可以说我的诗歌和散文,更多的是对童年、对青春、对爱情、对时间、对死亡的纪念,而我的小说,更多的是用文字提前过未来的生活。

    不是别的,是写作

    正如你所看到的,我的理想正是我现在所从事的,写作。

    可写作,它似乎越来越变得不合时宜,就像一双固执地睁在暗处的眼晴。人们一直在容易为人看见的人生舞台上活跃着。当官、发财;上网、购物;唱歌,跳舞;出国,旅游。芳香美丽的女人们像热带鱼一样从身边游来游去,展示着自己的美丽;而豪情万丈的男人们是这个世界上风尘仆仆的战士,雄心勃勃地想征服四方。

    只有写作一直是那么安静。安静得就像是一双睁在角落里的少为人注意的眼晴。

    可正是这双暗处的眼睛,从我发现的那天起就吸引着我走到现在。

    我一直认为,一个人不需做别的,只需要用文字,用书来证明自己的一生,没有比这更美的事了。所以,为了这件美丽的事情,我就一直坐在暗处,睁着一双发光的眼睛,生活着,看书,写作。为一本适时遇到的好书而拍案叫绝,为自己的一首好诗和一个人物,激动得热泪盈眶。像一个永远活在爱中的女子,幸福得不知道世界上还有什么别的事情或别的人。

    很久以前我是不写作的。不写作的日子过得像一件毫无创意的机器,百无聊奈。可是这件毫无创意的机器却喜欢所有美的东西,亮处的东西,暗处的东西。开始只是喜欢而已,可后来却是爱了。从此,我的身体和灵魂就找到了合适的位置。

    都是因为爱呀,无边无际地爱呀,爱音乐,爱绘画,爱舞蹈,爱电影,爱时装,,爱一切美好的艺术。我恨不能有无数个身体和灵魂来爱无数种艺术。用一个身体和灵魂来专一地爱音乐,用一个身体和灵魂来专一地爱绘画,用一个身体和灵魂来专一地爱舞蹈,用一个身体和灵魂来专一地爱电影,用一个身体和灵魂来专一地爱时装,。可是我只有一个身体和一个灵魂。我不可能爱得太多,爱得太贪婪。我只能爱适合我爱的永远爱下去。音乐和绘画,我爱得太迟了,我不可能有成就;我不是演员,也不是导演,所以我永远只能坐在银幕前幻想。至于服装,我已经够奢侈的了。虽然我没有像我的星相上所说的那样是一个成功的服装设计师。可是我总是把自己穿得很艺术很美。这就够了。

    够了,我总算拥有了一件我能爱的理想的事业。这事业不是别的,就是写作。这在人们的眼里越来越变得不合时宜的写作。

    哦,写作!因为写作,所以我有理由不说话,我有理由一个人坐在没人看见的角落。你们看我很安静,其实我的脑子在文字中狂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