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士文学 > 阿胜文集 > 桐花
骑士文学 www.74wx.net,最快更新阿胜文集 !

    写这篇小说的时候,心有一种隐隐的痛,对于矿难事故,除了关注安全监管的乏力、暴利的驱动外,更要关注矿工们的生存状况,如果矿工的生存状况得不到改善,那么像桐花一样家庭的悲剧就不可避免。

    ——题记

    1、

    人间四月天,贻荡的风夹杂着暖暖的气息,无拘无束地在山野、在河边、在桥旁、在榕树叶间、在古镇那用纸糊的花格窗上荡漾着,让生活在古镇上的人们平添了一份恬静和从容。

    桐花带着三岁的弟弟,走在古镇洒满阳光的青古板路上。小吃摊上,蒸笼里冒着热腾腾的白雾,散发出一股诱人的香味,弟弟说:

    “姐,我要吃包子。”

    于是桐花把弟弟带到小吃摊,拿出刚才母亲给的钱,给弟弟买了包子,弟弟说:

    “姐,你也吃。”

    桐花咽了咽口水,对弟弟说:“姐不饿,你吃吧。”

    等弟弟吃完,桐花便带弟弟往回走。

    街上的行人很少,这使街道显得比平时宽阔而宁静。鸡们在街边觅食,偶尔从石缝中啄出一条蚯蚓,便你争我夺,直到把蚯蚓分成几段,然后各得其所。一条小黄狗死皮赖脸地跟着一只母猫后面,不时用长嘴拱拱猫的屁股,猫便回身,以锋利的爪子为武器,在小狗的鼻子上狠揉几下,知道了厉害,狗便识趣地跑开了。

    回到家里,屋里传来母亲的咳嗽声,接着就听到母亲说:

    “桐花,煮点稀饭来吃吧。”

    于是,桐花让弟弟自己玩,自己来到灶边,升火、做饭,想心事。

    桐花今年十六岁,初中刚毕业,以桐花的学习成绩,本应该升入县城的重点中学,但由于母亲生病,使本就困难的家庭经济雪上加霜,弟弟幼小,没人看管,加上父母重男轻女的思想,桐花只好辍学了。看着同龄人都上学去了,桐花的眼里只能发出羡慕的目光。好在父亲是一把劳动的好手,在山上的矿井给人挖煤,每月下来,也有1000元左右的收入,但除了生活,其余的钱都用作母亲的药钱了。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桐花很懂事,她并不怪自己的父母,她尽力做着她力所能力及的事,为父母分担着生活的重担。

    想到父亲,桐花的心里就有一股涩涩的酸楚。父亲今年只有四十岁,但由于常年的超体力劳动,外表上看去,像接近五十岁的人了,古铜色的脸上,布上了丝丝皱纹,瘦削的脸,颧骨突显,苍白而憔悴。本来挺拔的背,也开始出现佝偻的迹象。有一次,桐花到父亲挖矿的厂里去挑煤,正好碰见他收工。她看见父亲穿着烂缕的窑衣窑裤,头戴一顶忽明忽暗的矿灯,脸上,除了两只眼睛在转动,全部是一团漆黑,他佝偻着背,吃力地推着五个装满原煤的竹拖,那个场景,在桐花的心里,凝固成了一个永恒的画面。

    2、

    吃过午饭,天空开始聚集浓云,太阳也羞涩地躲进了云层里,空气变得有些潮湿,虫子们低低地飞着,看来快下雨了。

    桐花闲坐在自家的门口,随意翻看着一本书。这时,她看见古镇上有三三两两的人奔走着,相互议论着什么。桐花是一个不爱过问闲事的,她并没在意。

    下午三时,一个与她父亲一起挖矿的工人来到她家,告诉她,她的父亲受伤了。

    矿工搀扶着她母亲,桐花背上弟弟,往山上赶去。风夹杂着雨落下来,山路变得泥泞难行,赶到矿井的时候,四个人的身上都沾满了泥巴。矿上已经聚集了很多人,有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的,也有镇政府的工作人员。

    镇政府的工作人员告诉她们,由于煤矿发生顶板垮塌事故,六名矿工不幸遇难,其中就有桐花的父亲。母亲听到这个消息后,大叫一声“天哪”便昏了过去,弟弟则嚎啕大哭起来。政府的工作人员一边扶住了她的母亲,一边抱着她的弟弟。桐花感到一股锥心的痛,泪水淹没了她的双眸,她尽量保持住自己不倒下,她知道,这个时候,她不能倒下。

    遇难者的家属陆续到来,悲怆的哭喊声回荡在矿井的上空。

    一间低矮的空房,停放着六俱裹着白布的无辜逝去的生命,桐花的父亲也躺在那狭窄冰凉的竹席上,紫血瘀积而浮肿的脸上,似乎带着几丝遗憾,几许不甘,看着父亲的僵硬的遗体,桐花再也坚持不住,无力地坐在了地上。轻风悲鸣着,仿佛在为死难者祷告;细雨飘洒着,仿佛为死难者滴落着悲愤的泪水

    3、

    善后事宜在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和镇政府的主持下,有序进行着。

    桐花的母亲脸色憔悴苍白,呆滞的目光,哀痛欲绝地坐在那里,怀里抱着桐花的弟弟,小男孩哭累了,已经沉沉睡去,只是小脸上犹残留着眼泪的痕迹。拥挤的屋子里,坐满了遇难者的亲属,他们大多是本地的农户,都是些老实本分的庄稼人,大家悲悲戚戚。有人轻轻地抽泣,那抽泣声感染了大家,想到朝夕相处的亲人从此天人永隔,不觉悲从中来,嚎啕之声又充满了整个房子。那是惊心动魄的生命挣扎,那是惨绝人寰的绝望哀嚎,那一声声令人窒息的惨号,给人以震撼、悲痛和愤怒,让人感受到生死离别的煎熬。那一声声哭喊,述说着农民生活的艰辛和无奈,在生存压力的挤压下,他们挣扎在死亡的边缘,明知道危险无时不在,但为了生存,他们已经不把生命放在首要的位置了。

    在政府工作人员的劝说,大家才止住了悲恸的情绪。

    桐花没有哭出声来,强咽下那苦涩的泪花,生活的磨早已使她变得过早成熟起来。她穿行在人群里,协助政府的工作人员,一边劝慰大家,一边照料着母亲。

    老镇长来到了事故现场,看到这凄惨的情景,声情并茂地说:

    “出现如此重大的事故,我们有愧呀。6条逝去的生灵,正在再次拷问我们每一个人的良知,正在再次拷问这个社会的道德底线。如果我们不把这次事故处理好,上对不起党和政府,下对不起遇难者亲属,更对不起死者。因此,我们要着手抓好以下几件事:

    一是立即进行事故原因调查,严肃查处这次矿难事故的相关责任人员;二是作好遇难矿工家属的赔偿工作;三是在此基础上把困难类型和程度分开。特殊困难特殊解决,普遍困难集中解决,解决遗属低保、就业、就学、救助等问题和困难;四是认真查找存在的安全隐患,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五是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和宣传活动,集中对各级领导和企业经营者进行安全生产有关法律法规的学习教育,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夯实安全生产基础工作,促进安全生产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4、

    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加上各种困难补助,桐花的母亲领到了10万元的赔偿金。

    安葬完桐花父亲的骨灰,桐花娘望着这丈夫用生命换来的钱,眼泪又涌了出来,她在盘算着这钱怎么用。桐花的弟弟是超生二孩,还欠着政府2万元的社会抚养费未交清,自己潺弱的身体,不知能撑到什么时候,虽说桐花基本可以自食其力,而孩子只有三岁,将来的路还长着呢。

    桐花知道母亲的苦楚,她懂事地对母亲说:

    “妈,您别担心,我会照顾好弟弟的。我已经开始长大了,我可以自己养活自己,还可以打工。” 母亲听到桐花的话,脸上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容。

    就在桐花收拾行囊,准备外出打工的时候,老镇长来到了她家。老镇长告诉她,考虑到她们家的实际情况,镇党委政府进行了专题研究,决定资助她上学,桐花学习期间的学杂费全部由镇里负责,并对她家实行定期困难补助。听到这激动人心的消息,桐花和她的母亲流下了感激的泪花。

    桐花背上书上,仿佛背上了新的希望。她辞别了母亲和弟弟,来到了父亲的坟前,跪拜之后,深深吸了一口清鲜甜润的空气,朝县城方向走去,经过镇外那座古老的桥旁时,她望了望头上那蔚蓝色的天空,眼中充满了幸福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