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士文学 > 阿胜文集 > 海南散记

海南散记

骑士文学 www.74wx.net,最快更新阿胜文集 !

      去年,曾随同行们一起到海南旅游,收获很多,昨日偶翻日记,整理成几个片断。

    椰子

    刚下飞机,就闻到海南热热的空气中,飘散着一股浓烈的椰子香味。沿途的路旁,是高高的椰子树,树上结满了大大小小的椰子,大的已经成熟,小的还只有小拇指大,由于这儿属热带雨林气候,椰子树一年四季都开花结果,从不间断,所以这儿一年四季都有椰子吃。

    几年前,在电视里看到一则广告:椰风,挡不住的诱惑。说句实话,人长这么大,还没有品尝过天然椰子的味道,心里想,这次总能如意以偿了。第一站是兴隆,由于时间安排紧凑,没有时间出去买椰子。第二天到了三亚,我实在无法抵挡椰子的诱惑,于是花2元钱买了一个很大的椰子,叫老板(卖椰子的老板)用刀将椰子外表切开,开一小洞,插入一根吸管,深呼一口气,将椰子汁美美的吸入口中,那份清爽,那份香甜,无以言表。椰子汁虽然好吃,可人的胃口毕竟有限,这才知道,一个人是吃不完这么大一个椰子。椰子汁清澈透明,清纯甘冽,一个大的椰子,水份足有1500克,够两人吃了。看着吃了一半的椰子,胃里实在装不下了,想扔掉,不愿舍弃那份甜美,不扔,又吃不下,想放到明于吃,又要变味,真叫人为难哪。该怎么办呢?谁能帮我出出主意?

    黎村、苗寨

    黎村苗寨位于三亚市陵水椰田村,从三亚去那儿,沿高速公路得40分钟。说起陵水,曾发生过一件全世界都知道的新闻,陵水有一军用机场,是被江泽民总书记授予“海空卫士”的王伟生前战斗生活过的地方。中美撞机事件发生后,美国的军用侦察机就迫降于此。

    黎苗族属海南本地居民,有嚼槟榔和纹脸的习俗。据导游讲,嚼槟榔是一件很不好受的事,当槟榔汁吞下肚的时候,人会头昏眼花,四肢无力,吐出的口水鲜红如血,很吓人,听他这么一说,我们谁也不敢一试。不过槟榔却是黎苗青年爱情的信物,当一个姑娘爱上一个小伙的时候,她会把两个槟榔用线穿好,如果槟榔挂到谁的脖子上,就表明她喜欢上谁了。现在也保留了这一传统,如果游人稍不注意,便有槟榔挂到你的脖子上,你就得与她“成亲”当然,你得给她49。9元才能离开。每家黎苗人房屋旁,都有一间用椰树叶、竹、泥建成的小屋,据说是女孩子成年后单独居住的地方(这有点象泸沽湖摩梭人的“走婚制”),这儿的姑娘如花似玉,个个聪明漂亮,而老年的妇女,脸上则有纹面,据说,这是她们祖先留下来的习俗,几百年前,黎苗人势弱,女孩子为了避免被外族人捉去,故意在自己脸上弄些伤痕,以逃避祸害。

    黎村苗寨里,有“上刀山”表演,有舞蛇表演,还有风情舞表演,游人也可以自己拿起鼓棰,在鼓上乱敲一阵子。黎苗民族风情的饰口更是丰富多彩。这儿四季游人如织,黎苗人的收入相当可观。在这时里,椰风、花香、繁华,天南地北的方言,似懂非懂的普通话,构成了一幅天然的盛世太平图。

    海韵

    海南有两大特色,就是椰风和海韵。到了海南如果没到海边去看看,去玩玩,简直等于没到海南。4月4日,清晨7点钟,我们踏上汽车,径直往大东海进发。大东海和亚龙湾都是海南最著名的海滨浴场。而西岛则是大东海滨海旅游区的一个小岛。这里日照充足,空气清新,海水湛蓝,沙滩洁白,种类繁多的珊瑚群,色彩斑斓热带鱼,以及丰富的海洋植被,构成了梦幻般海底仙境。车到大东海,我们迫不及待地登上快艇,向西岛冲去。

    登上小岛“明珠广场”、“海南雨林广场”、“滨海情侣小道”以及成片的芳草地为这儿增添了更多情趣。岛上设施完善,反正玩的东西挺多。我们来到海滨浴场,换上泳衣,一个个扑腾着朝水里跑去,那种欢悦,仿佛又回到儿时游水的小池塘,又仿佛在故乡的嘉陵江中,只有当咸咸的海水灌进口中,才发觉自己远在千里之外的南国。

    这是一个很大的天然浴场,游泳的人很多,沙滩上,阳伞下,海水中,男的、女的、老的、少的,人们没有了往日的怯懦与娇羞,只有与大自然溶合的那一种愉悦。轻轻地躺在海水中,仰望与海洋一样颜色的天空,任浪花轻噬自己的脖子,一切烦恼、一切不开心都被这种惬意所溶化,化成了一种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走在海水与沙难之间,赤着脚,弯着腰,细捡被海浪冲到岸边的贝壳,则又是一种情趣。沙滩边,有珊瑚、有贝壳、有海草、有石头,但都是一些不成规则小玩意,没有大的海螺、海石花、贝壳,(大的只有到商贩那儿去买,但价钱很便宜,10元钱可买一大堆。)但丝毫没有减少人们的热情,也许平常没有到过海边,没有见到这么多美丽的小玩意,人们低着头,将拾到的东西捡起来,又扔掉,又捡起来,又扔。天空的太阳热辣辣的,室外温度达到了42以上,人们的手、腿、背开始变红,但并没人在意,并自我解嘲:大不了变成又一个“曼德拉”(南非总统,黑人)直到肚子开始发出声音,大家才恋恋不舍地上岸冲淡水。可对水中的那种感,还意犹未尽。

    南山观海

    南山旅游文化区位于三亚以西40公里,是海南最大的,也是全国罕见的超大型文化和生态旅游区。整个景区由三个部份组成:佛教文化园、福寿文化园、风情文化园。

    走进景区,第一个映入眼帘的,是一尊10。8米的南海观世音菩萨像,菩萨分三面,每面的形态不同,面容庄严慈祥。据导游讲,这是一尊缩小了的塑像,明年将在南山寺建一座108米的观音像,也就是现在塑像的10倍,比美国的自由女神像高出16米。目前进在建设之中。佛教文化园内四处都刻着佛经,书法苍劲有力,一看就知是历代名家的手笔。到处都展示着佛教传统文化,是一个启迪智慧、教化人生的园区。而福寿文化园则是集中中华民族文化精华,突出表现和平、安宁、幸福、祥和的气氛,据介绍,园区内有100多名百岁老人,有一句: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而南山不老松,就是生长在这里,江泽民总书记视察海南时,就在这里种下了一颗不老松。风情文化园则突出展现中国南海之滨的自然风光和黎族苗寨的文化风情,主要建筑有黎、苗族风情苑、海洋公园、花鸟天堂等。

    给人印象深刻的,应该是漫山遍野的三色梅。据导游讲,三色梅是三亚市的市花。其实海南到处都有三色梅,而以三亚市最多。三色梅属热带植物,一般每株开三种颜色的花,但多的,可开七种不同颜色的花。人走在其中,芳香浓郁,神清气爽,群群白鸽在草地上觅食,与游人一同嬉戏,游人仿佛走入了人间仙境。岸上佛钟阵阵,岸下波涛声声,虽然找不到“夜半钟声到客船”的感觉,却有一种升平祥和的盛世气氛。

    最令人不能忘的,还是在南山寺前观海。我从小生长在重庆,没有见过大海,(其实许多同路的人也都没有到过大海),小时候只知道海洋大,但那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真正到了大海边,才知道海的宽广。南山寺前有一广场,这儿正是观海的好地方,站在这里,只觉海风阵阵,海浪声声,海天一色。有一同事说:这就是太平洋的海水。看着浩渺的大海,自己真是“渺苍海之一粟”比之大海,人真是太渺小了。这时,我看到了一句名言:比大地更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胸怀。人虽然渺小,但只要我们有执着的信念,有不懈的努力,有宽阔的胸怀,就无愧于短暂而渺小的人生。

    天涯海角

    天涯海角是海南最著名的风景区,凡到海南来的游客,都要到这儿来看看。此地位于三亚市西26公里处。人到此处,有一种到了天地的尽头的感觉,在海滩上的一块巨石上,有崖州知州程哲在清朝雍正年间题刻的“天涯”二字(有说明),后有文人在另一块巨石上题刻“海角”二字。天涯海角意为天之边缘、海之尽头。古时候由于交通闭塞,,这儿荒芜凄凉,是昔日的流放之地,这里记载着历史上贬官逆臣的悲剧人生。这里经过历代文人墨客的题咏描绘,倒成了充满传奇色彩的旅游胜地。

    我们留连于海水与巨石之间,任海浪冲刷着脚丫,任椰风吹拂面庞。这里少了城市的喧哗,而多了一份渔乡的宁静,是繁华的城市人忙碌人生中难以体会的一种愉悦,是勘破人生得失后领悟的一种境界,谁能真正到达那种宁静致远的境界,便能拥有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洒脱。古代被流放的人们也许是一种不幸,而能生活在有椰树、有海风、有浪花的地方,望宽阔无垠的海,傍钟灵秀气的山,也算不幸中的大幸了。也许我的感觉有些消沉,但不以这种心情,不以这种感慨,便不能真正体会这胜境的妙处。如果我们用另一种眼光来看,这儿也就几块巨石,一片大海,也就辜负了这一胜地真正含义。

    万泉河,五指山,娘子军

    万泉河发源于五指山,是海南境内第三大淡水河,全流域163公里,是当年红色娘子军(琼崖纵队)活动的地区,在这里,党建立了由122人组成的第一支妇女革命武装。白石岭上的枪声,打响了劳动妇女翻身求解放、砸碎旧世界的第一枪。万泉河哗哗地流着,如歌如诵,奔腾不息,透过血与火的历史烟云,我仿佛看见了当年红军纵横驰骋的身影,在这里,红军饮过战马,磨过刀枪,用木棉燃过篝火,以河水煮过野果。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这首响遍大江南北的歌,把我的思绪带到了烽烟弥漫的年代。如今的万泉河,椰风习习,稻香阵阵,当年红军的后代,已把这里建设成了美丽、富饶的乐园,从当地的姑娘、小伙身上,依稀残能看到当年红军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