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士文学 > 阿曼2011文集 > 又见小镇

又见小镇

骑士文学 www.74wx.net,最快更新阿曼2011文集 !

    初春咋暖季节,在入梦和梦醒时分,脑海里总是清晰地浮现着北江边上古朴天然的小镇。那个我大学毕业参加工作的第一个地方,那个我开启人生之旅第一步的地方。

    是人到中年的惶恐和困惑吗?是在年轻气盛的青涩年华里遗落了我内心珍藏的宝贝之物吗?小镇,那个我一直憎恨着的小镇啊!缠绵地召唤着我,召唤着我!就像母亲呼唤着赌气离了家多年,远走天涯的闺女!我羞涩地,怀着内疚,踏上了回小镇之路,去看看那块我生活过五年,却别离了十七年之久的土地。

    我曾经憎恨小镇,非常讨厌它。因为我毕业的时候,被分配来这里,为什么我的同学可以分到离县城近些的镇,或者是单位补贴丰厚些的镇呢?而我,凭什么就分来这个最蔽塞偏远,待遇最差的江边小镇?年轻的我,多么愤恨过它!它不是我的故乡,凭什么我要在这里“浪费”了五年的灿烂青春!是的,我只能用“浪费”这个词来描述我当时在小镇的心情。我厌恶它,诅咒它。我尽了一切能够尽的努力,想早日远离它,永远地远离它,一旦走了再也不会回来看它的!我已经受够了!所以我在九四年夏天离开小镇之后,一直没有再回去过。

    车子朝北行驶,在恍惚的思绪里,我看见了一个天真的女孩,大学刚毕业,背着行旅包裹,怀着人生的绚丽憧憬,在仲夏里的一天,由国家统一分配工作来小镇报到。随着离县城距离越来越远,那个女孩脸上的神色就越来越凝重和失望了,还没有到达小镇,她就暗下决心,想办法早日离开这里!还没有到达小镇,她就憎恨它了!那个女孩就是二十二年前的我。作为一个女孩子,大学毕业捧上铁饭碗了,谈不上还有太多的人生规划,最多的规划就是能够嫁个好丈夫——我渴望着嫁个城里人,使我能够尽快地永远地离开这个地方!

    那是一九八九年,距离今天已经过去了二十二个春秋!二十二年弹指一挥间呵!那时的我刚踏上人生路,像面对着一张白纸,准备在这张白纸上书写人生二字。

    北江有两道堤坝,防汛主要是防第二道堤坝,因为第二堤坝决堤会冲毁县城,影响很多村镇。那么小镇为什么会建在第一堤坝的下面呢?如果洪水一旦冲开江堤,小镇将不堪一击。也许古远建小镇的时候,江水不大,不会威胁小镇的安全。近几十年,上游植被遭到破坏,江水才越来越大,只好在小镇之外,再建第二堤坝,来保护第二堤坝之外的城市和村庄。所以小镇成了不受保护的小区域,也成了时代发展遗忘的角落。

    小镇临江而立,对面是绵延的青山。江水碧绿,无风无浪。江堤的斜坡草地,总是有三五成群的黑色山羊,悠闲地吃青草。记不清年轻的我,有多少回坐在草地上,看着静止不动的北江,无休止地发呆。那个时候,我多半都在等恋爱中的人,或者什么都不想,因为想也没有用,上没有官场关系,下没有殷实家底,只得老老实实地呆在小镇,敷衍着那份每到月末就没钱买菜的工作。这一呆便是整整五年。

    我经常把自行车打横放在草地上,然后自己也躺下,仰头看湛蓝的天幕,看飘飞的流云,看倦了,就站起来扶起车子,叮叮铃铃地走在铺着小石子的泥沙路上,回单位宿舍去。二十二年前,小镇的外来人不多,女的更加稀罕,所以我成了小镇上的“人物”了。质朴的小镇居民,有如看待外国人一样看我这个来自他乡的小女子,客气地和我亲近着,用蹩脚的普通话跟我交谈。把“吃饭没有”说成“妻饭没”;把“是不是”说成“系不系”我曾经那么讨厌这个小镇,也厌烦这样不伦不类的鸟语,硬是不肯学,因为我知道我终将离开它的。五年里,我都在为一件事而奋斗着,就是想方设法尽快离开它。离开它,才有我所要的人生,一切美好的设想都在小镇之外。

    可是年轻的我,尚不知道世事无常,人生变幻。我总以为离开小镇我将安定地呆在城里,哪怕是城里有份不如意的工作,我也会好好地干到底的,到城市工作就是我这个乡下女孩一生最大的理想了

    在小镇的五年里,先是客观上形单影只的磨练:一个人感受春去冬来;一个人看日出月落;一个人煮饭吃饭;一个人笑一个人哭。后来,孤独就成了我的性格特征。在节假日里,我无数次从房间的前门走到后门,从后门再走到前门,就这样从早晨走到了黄昏。我敞开着房门,渴望有人进来,或者有人路过,看见有人我就高兴,不管是认识不认识的,我都会热情地和人家打招呼。可是当地人都兴高采烈地享受佳节的热闹去了,哪有人会留守单位呢?我只能看树上歌唱的鸟儿,热热闹闹地追逐嬉戏,从一棵树飞到另一棵树,挑选自己的伴侣。我羡慕鸟儿的翅膀,要是我有翅膀,我一定远远地,头也不回地飞走!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寂寞里消磨了我精力过剩的青春。我过早地品味了人生的孤独境界,学会了享受孤独,在孤独里沉淀能量,然后在孤独里爆发。

    人人都盼望节日放假休息,不用早起晚归,我却因为孤单而害怕节假日。偏偏小镇的节日特别多!除了传统的和国家规定的大小节日,还有水节,就是北江洪峰路过小镇而放假,一般在阳历七月中旬,没有固定的日期,哪一天放假,放多少天,(一般一周时间,)要取决于洪水;还有鬼节,在阴历七月初四。这两个节日在小镇之外我就没有听说过了。所有的节日里,我就成了单位大院里的留守者。记得有个闷热的夏日里,又是什么节日放假,那天我正在房间里踱着步子,突然听到楼下有自行车的响声,我喜出望外,有人来了!我探出头去一看,原来是个拾荒的老汉。他五十岁上下,身穿粗布短衣短裤,头戴脱了边线的草帽,脚踢着塑料拖鞋。他把破旧的单车停放好,一边吹口哨一边摇头晃脑,在楼梯的走廊里开始仔仔细细地整理那些收拾到的破烂东西。他把旧书旧报捆绑成一大卷,再用绳子串起矿泉水瓶子。那些破烂东西最多只值三五毛钱吧,可是这老汉如此心满意足。整理完了,他不吹口哨了,改为高唱凯歌,他响亮地唱起不知名字的歌儿,快乐的歌声在阳光下久久荡漾着。一阵风吹来,把他那顶烂草帽吹走了,露出了一毛不长的秃头。老汉一点不恼,追着风去把草帽抓回来,然后挂在车把的铁勾上,跨上自行车,一路摇晃,一路唱歌,走去了。我纳闷着这个拾破烂的老汉凭什么活得这么悠然自在?那时我急于要到大城市里去,正为求爷爷告奶奶,低三下四找人办理调动工作而心情烦躁,看着老汉远去的背影,听着风里传来的歌声,我领悟了,生活的快乐与否,不在环境,全在于心啊!拾荒老汉的歌声,一直萦绕在我都市生活的挣扎中,遇到闹心的人和事,我就想起小镇的拾荒老汉来,他教会了我在困境里找乐子的生存智慧。

    小镇也教会了我忍耐和坚毅。每年的七月份,北江洪峰就会通过小镇的江面。原来悠闲的小镇居民变得忧心忡忡,步履匆匆,讨论着过境的洪水,预测当年的洪水冲垮第一堤坝的时间和可能性。小镇人心惶惶,商店主忙于运送货物到北江第二堤坝外围去,学校机关要放水假,平常罕见的警车总是鸣叫着呼啸在小镇的街道上,告诉人们要做最坏的打算,时刻准备着弃镇而逃。政府号召镇上的居民尽量撤离,搬到安全的第二堤坝之外去。我没有地方去,只有呆在小镇,等待着洪水的撤退。记得去小镇的第一二年,每到放水假的时候,就吓得晚上不敢入睡,生怕睡去了会给大水冲去葬身鱼腹。时刻做好了逃生的一切准备,反正没有钱,也没有什么贵重的东西,把毕业证和身份证放在随身携带的包里,逃生的时候带上这些就可以了。到以后就不再害怕了,还骑单车去江堤看壮观的洪峰,看那漫天的黄泥沙水,去感受大自然不可抗拒的威力。只有在大水过境的那几天,我才感到小镇的单薄与弱小。它沉默着,坚毅而冷静地等待滔天江水从上游奔涌而至,把江堤远处的荔枝林淹没,把山下的江中村淹没。平日里平静清澈的北江变得浑浊而残酷,它扫荡着一切。小镇以她不屈不饶的姿态,迎接着年年如是的洪水考验,只在传说中,江堤决了,大水冲毁了小镇。我那时憎恨小镇,曾经希望洪水来得更凶猛些,把这个囚禁我的小镇冲去东海龙宫吧!唉,我曾经如此黑心黑肺地诅咒着它,仁慈的小镇还是宽厚地爱着我,它的沉静,它的毅力和决心,融入了我的生命!在离开小镇的人生路上,我多少次挣扎在狂风大浪里,在我快要放弃奋斗的时候,我想起了古朴安详的小镇,想起了它在洪水到来的时候那坚毅的风姿!我就不再言败了,咬着牙关,跨越了一个又一个坎。我得益于小镇的忍耐和坚毅!

    时至今天,洪水也不敢漫过第一堤坝来冒犯小镇,洪水再怎么来势汹汹,都只得乖乖撤退。记不清楚从什么时候起,每到北江汛期,我生活在城市里,也会留意报纸的新闻,关注这个小镇的安危。

    九四年,我终于结束了在小镇五年孤独的生活。我无能而俗气地通过城乡联姻的手段,嫁给了城里有单位的男人,正式办理了调动手续,如愿调去了大都市工作,成了个时髦的城里人。我终于远离了小镇,离开它的时候,我把在小镇穿过的裙子,在小镇用过的一切东西,彻底地毫不可惜地扔到了垃圾桶,我不要带着小镇的痕迹。我要忘记它,到都市里重新定义人生!小镇浪费了我五年光阴,浪费了我人生里该有的梦想!嗨!去它的小镇!我要把它彻底地删除了,在我浅薄的青春岁月里。

    我在城里谋得一职,卑微地成了城里人。因为我刚从最偏远的农村来,我忍受着城里人的指手画脚,慢慢地褪去了乡下巴子的气息。在城里污浊的空气里,在霓虹灯忽明忽暗的照射下,变得虚伪起来,穿上了城里人的衣服,戴上了假面具,学会了假笑。因为城市里的人都这样生活着。不像在小镇,是非对错从来没人去根究。

    城市的公园里,栽种着美其名曰的台湾草,一丛丛有形有状,排列得像模像样,自然要比北江堤岸上天然生长,根系发达,没有名字的青草更悦目些。可是,自从离开了小镇,我再不能无忧无虑地躺在草地上,看蓝天看白云了。一则城里的天空总是灰暗低矮,白云不进城。二则城里人斯文,坐有坐的规则,逛公园有逛公园的规章制度,凡有青草的地方就竖着牌子“禁止践踏小草!”冷不丁我露出乡下人的尾巴,乘人不备,偷偷地在草地上躺会儿,立刻有人前来吆喝道“罚款!”或者被人看成有了精神障碍,大白天里一个女人公然躺在草地上,成何体统?我默默地忍受着城里毫不人性的规则或者潜规则,生活在物欲横流的喧嚣里;看惯了城里灰蒙蒙没有清辉的月亮,看惯了没有星星的夜空。

    可是我有某些特征,总是与城里人格格不入。今天我才恍然大悟,我身上始终带着小镇的烙印。宽厚的小镇,它没有因为我对它的不满而减弱对我的滋养,相反它是因为我对她的仇恨而更加厚爱我,它毫不吝啬地将天然的神韵和淡定,注入了我的血液。在我满是怨言的五年时光中,在青青草地上,在如水月光里,在奔涌的黄沙水中,小镇的气质已经嵌入我的性格。在都市生活了一小段时间,我就在内心里怀念小镇,怀念北江堤坝上要怎么躺就怎么躺的青草地,怀念湛蓝的天空和自由自在的白云。于是在尘土飞扬的都市里,在沉默的心田,我执拗地留住了那片芳草地,留住了北江上的青翠和安宁。

    可是我已经是个城里人了,不愿再回到小镇去,甚至连看一眼小镇也有损我城里人的身份似的,反正那不是我的故乡。走了就走了,忘了也就忘了,就像养女不愿回去看继母,宁可在外面受人凌辱。离开小镇十七年了,而我只在离它八十公里的地方,高速公路早就开通了,我也早就有了驾照,买了汽车。开车不到一小时,就可以再回到小镇。可是不!我宁可开车从南方走到北方去,我也没有想过要花一个小时去看小镇!就这样,过去了十七年的岁月!我从一个初嫁女变成了有两个孩子的母亲;从不谙世事的年轻姑娘,变成了经历风雨的中年妇女;把对世界的七彩幻想变成了一声人生如梦的叹息!

    被我忽视和冷落的小镇,却不断地召唤着我。召唤干涸疲惫的我,重回它的怀抱,去吸取生命的营养。熬不过心的渴望,我踯躅着,沿着那个记忆里熟悉的方向奔去。

    道路已经改变了,只有方向不会改变。过了县城,就看见了我梦里的北江堤岸!它没有改变,以它原来蜿蜒青翠的姿态,在丽日里迎接着归来的流浪儿!近了近了,路旁盛开了紫荆花。十七年,事易人非了,我把车子停住,看见一排排陌生的建筑。我的小镇在哪里?我以为走错了路,或者已经走过了小镇?抑或小镇还在远方?

    我的小镇,它应该在第一堤坝里面!是的,它应该在这个拐角处。我踩着油门,车子从第二堤坝的半坡俯冲而下,要寻找的小镇就呈现在我眼前!我仿佛回到了梦里,十七年前的梦里。呵!我的小镇!

    洪水没有冒犯它的威严和沉静;时光也把它遗忘了!外面的世界发生了沧海桑田的巨变,而小镇因为在第二堤坝之内,所有的发展规划都忽略了这片有安全隐患的土地,所以它得以保持着原来的风貌。小镇如旧!我惊喜着,走在街道上,当然,没有人认出我来;只有那棵古老的榕树认得我,它在风里哗哗地响着,欢迎我“远别”十七年后的首次归来!

    小镇的中心是两层楼的市场,一楼卖鱼卖肉,米面油盐;二楼是服装鞋帽。这里依然热闹着,横七竖八的档铺上,再也找不到我记忆中的物品了。档主当然也是陌生人。我一会儿希望看见熟识的人,一会儿又害怕碰见了故旧友人,十七年的时光阻隔,能说什么好呢?徒有一声“你是。?”然后僵持着,再无从说起第二句话?这将是多么伤感的偶遇啊?我宁可静静地回忆友人的笑脸,我宁可在心里为他们祈福。

    走过市场,我看到了记忆中古老的房子。沿着街道朝江堤的方向走去,该有个理发室的。果然,那个理发店还是当年的模样,破旧的砖瓦小屋,木橼大窗,它的牌子只是一块白底黑字的木板,上面歪歪斜斜地写着:理发室,3元。正在忙着手上功夫的老师傅,善意地朝我点点头。我认得他,他十七年前就在这小屋里,这个原来是国营的理发店。他一辈子都为小镇人们疏剪头发。他显然没有认出我来,是啊,江堤下的小镇里,多少人来了又去了,他怎么能够记得我呢?我又不是他的顾客,他的顾客清一色都是男士。我看见他还在用古老的推磨剪,用磨得变成白色的铁制刀子给客人刮胡子。他寂寞地经营着这个小小理发室,寂寞地经营着自己平平淡淡的一生。谈不上成功,因为他没有名没有利;也谈不上失败,因为他一生自食其力,无求于人。我不明白他为什么不把理发室改为时髦的发廊?为什么不贴上长发女郎风骚的图片,不安装上红红绿绿的霓虹灯?对面的发廊剪个发就得付20元啊。他固执地保留他的地盘,坚持他的风格,各做各的生意,互不干扰。置身于此,看着这个堪破世事的老理发师,你会误以为它是为拍电影而设置的场景,而不是真的在经营生意。

    走过古老的理发室,我终于来到了朝思暮想北江第一堤坝!岸上长满了青翠的小草,什么草都有,圆叶子的,方叶子的,有的开了很小的花朵,因为风大,所以草都很矮,根系发达。这里没有“禁止践踏小草”的牌子,你想怎么走过草地就怎么走,你跟草地不分彼此,自然地连在了一起。只要你高兴,草地就高兴。

    我脱了鞋子,赤足走在草地上,一步一步丈量着我青春的记忆。我爬上了堤坝,只见对面青山巍峨,眼下却江水碧绿。放眼望去,有远处茂密的荔枝林,还有年年被洪水淹没的江中村。江面上依然有过往的渡船,渡着坚强的人们,在那片土地生息繁衍。天蓝蓝呵,水悠悠!哪里可曾藏有我当年的踪影?生命如江水,逝去的只能在记忆里重现了。重访当年故地,也追寻不了我逝去的青春年华!

    堤坝下面的渔家船篷,也像十七年前那样,不成行不成列地随意停泊在江水的拐角处。我走在沙滩上,江水凉丝丝地打湿了我这踏遍了人生坎坷路双脚。挨着江水的沙滩,留下我的脚印,可是当我再转头回看足迹,却被微浪抚平了。人生之路不也如此么?哪怕是走过了再多的泥泞,时光会无声无息地抚平历史的伤痛,未来也可以重新再来!何必肩负着往日的重担去走今天和明天的道路?

    我看见一位老渔夫,坐在船篷里,微笑地凝视着我。十七年前他一定是个风里来浪里去的好水手,我或许还从他手里买过北江上捕来的大鲤鱼?我多想听他说说小镇的本地语言,问我“妻饭没?”可是,他只是靠着船篷的窗口,看着我,不说话。我多想去问问他,可还记得十七年前那个躺在草地上的外乡姑娘?他或许看过我躺在草地里哭泣?或许他还听到我在蓝天下顿足痛骂这个该死的小镇?我的眼睛有泪了,老渔夫仍是那付看惯了风浪的微笑,无言地注视着我。

    我只好转身走上江堤,然后全身心躺倒在草地上,任凭坚硬的草茎刺痛了我的背脊。风里青草的清香沁入我心扉,猛烈的阳光让我眯起双眼。蓝天流云呵,可曾拾到我在这里遗落的青春?

    我久久地沉思,十七年前,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实现了离开小镇的人生梦想,可是,到了城里之后,我发现我的人生又在一个新的起点。因为我成了城里的无产阶级,头上没有一片瓦,脚下没有一寸土。于是我为了生存和发展而艰苦奋斗!命运之神带我踏遍了大半个地球,我远游欧洲非洲和澳洲十几个国家。经历了十多年的商海沉浮,看惯了人情冷漠,世事无常,深知钱财如粪土,富贵是浮云的道理。前半生的历程,让我疲惫不堪,只有我心永恒!

    异域风情早已被我遗忘,唯有这个给了我力量和启迪的古旧小镇,让我梦回牵挂!我到了“万事休”的中年,衣食无忧了,还要规划什么呢?再回小镇之前,我想要偃旗息鼓,鸣金收兵;也想去云游四海来度过后半生。这次重回小镇,它风情依旧,而我已是半老徐娘了!让我深感韶华易逝,人生苦短。再过二十年后的我又将会是怎么样子?空余一声叹息吗?不!我要点燃崭新的希冀,像北江上的灯塔之光,指引我中年困惑的航程。我还要去奋斗!我要去耕耘下一片希望的田野!带着小镇的智慧,甘于孤独,宽厚胸怀,我要去获取下半辈子的丰收!

    我明白了人生只有一个终点,可是会有很多新的起点,任何时候都可以看成是一个新的开始,去开拓另一片荒草地,去过另一种全新的人生。

    心中的雾霾散去,只觉眼前亮堂多了。我坚定地握着方向盘,不再踯躅,不再徘徊。我有我的方向。走过小镇的街道,走过北江堤坝,我要回城里去,继续我奋斗的脚步!我一遍一遍地对自己说:四十岁,算什么?再过二十年才六十岁!怎么能够停歇呢?有了前二十年的铺垫和积累,未来的二十年将是更加淡定自如,更加丰硕圆满!

    亲亲我的小镇!当我累了,当我匮乏了,没有足够的力量去小镇之外的纷扰世界抗争的时候,我就会回来这里,在这片土地上吸取生命的营养。

    如果说故乡是我的母亲,那么这个小镇就是我的继母。要是有人再说我是外地人,我一定会回答:不!我是在小镇的怀抱里成长的,我这一生都是小镇的女儿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