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士文学 > 敖红亮文集 > 牌坊

牌坊

骑士文学 www.74wx.net,最快更新敖红亮文集 !

    自武大郎死后,潘金莲整日忧心忡忡,街头巷议说她偷汉子。让她更怕的是自家小叔来取项上人头。潘金莲在屋里迈着三寸金莲踱来踱去,一时间想不出法子便去找王干娘商讨对策。最好弄出两全齐美的方案:一边让邻里街坊闭上臭嘴,一边让小叔武松感觉到他哥哥是自然死亡及证明自己是贞节烈女。

    经三天三夜的商讨,方案终于出炉,王干娘对潘金莲耳语一番,潘金莲甚是欢喜。王干娘打发人去请西门大官人。

    半柱香的工夫,打发的人回来了。西门庆见了王媒婆唱了个喏:终日不见王干娘近日可好?

    王媒婆也回了一句:托西门大官人的福。

    西门庆又看了看潘金莲对王媒婆说:不知今日把我叫了来有什么打紧的事?

    王媒婆皮笑肉不笑地说:今个叫你来是想为金莲日后着想。

    西门庆一脸的狐疑:是让我娶了她吗?

    王媒婆说:那到不是。这事儿就是花些银两,不知道西门大官人肯不肯了?

    西门庆怒着脸面说:她还有投资的必要吗?

    王媒婆气得浑身哆嗦:你这个忘恩负义的忘八。

    潘金莲插了一句:这件事情你要不办的话,我家小叔武松回来第一个就会拿你开刀的。

    一句话说中了西门庆的死穴。西门庆后脊阵阵发汗。思忖着:景阳岗上那只不知吃了多少人的吊睛白额大虫猛过自己千倍,不也被武松给结果了性命了吗?

    经过思想斗争后,西门庆决定花钱免灾。

    王媒婆对西门庆说,为了掩人耳目得建造一座高约6米,宽约4米,厚度约20厘米,整块石碑为青岗岩的“武潘氏贞节牌坊”楼,再花些银两打通官府关结,以官府的名义建造,这样就有说服力。牌坊落成典礼还要请清河县媒体关注此事,扩大影响力度。

    西门庆在心里一一记下。

    到了县衙,西门庆说明来意,县太爷说:这事是好事,可以把清河县打造成旅游县,让天下人都知道清河县有“武潘氏贞节牌坊”楼这一张名片。可县太爷翻阅了立牌坊的制度,必需守寡年满十年,并且不能与任何男人有污染者方可。而潘金莲守寡才一月有余。西门庆听了急得头额冒汗,在一旁问怎么办?县太爷说:这也好办,制度可以改成一个月的,后日召集民众民主投票。西门庆转急为乐,说了一声懂了,将来时带来的黄白之物放下就走人了。

    西门庆找到潘金莲说了县太爷的意思,潘金莲开始赶做了一批“武大郎精品烧饼”发给民众,以求拉投票。

    清河县投票通过了修改立牌坊守寡十年为一个月的方案并上报朝廷,很快得到同意的批示。

    建造牌坊的工程不是很大,三天就竣工。牌坊落成典礼仪式的主办方为清河县衙,承办方为清河县西门庆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武大郎烧饼全国连锁总店及潘金莲保健品有限责任公司。媒体支持有清河县晚报、清河县电视台和清河县58同城网。仪式上县太爷宣读了碑文:洁女潘氏乃武大郎之妻,二十于武门侍孝,敬夫如宾,其夫于北宋天禧元年病故,烈女潘氏守寡不嫁,万人楷模,是为铭记焉。落款是:北宋天禧元年五月初六日清河县衙立。

    潘金莲悬挂在嗓子眼儿的一颗心终于落底了。前些时日风稍吹大一些,把门吹得呼呼作响,潘金莲的心怦怦直跳。

    媒体争相报导了潘金莲的守节这一中华传统美德和大胆创业的事迹,一时间成了名人——她的武大郎烧饼全国有38家连锁分店,潘金莲保健品远销海外各国。

    潘金莲为防不测,还雇用了八名保镖保护。

    一日武松办完公事回来,看见哥哥家门外变得门庭若市,走近一打听方知道哥哥家变成了旅游景点。武松要进门,却被西门庆旅游公司售票员拦住。武松说:回家来还要买票?这时潘金莲走过来告诉售票员此人乃是自家小叔武松。潘金莲把武松带到他哥哥的灵堂。悲号声惊天动地,把堂屋上的尘土震落了一地。武松随即追问潘金莲:俺哥哥是怎么死的?

    潘金莲说:是得病死的。

    武松说:得的是什么病?

    潘金莲支支吾吾地说是得了一场风寒病,就一命呜呼了。在武松的心理,感觉哥哥的死有些蹊跷。回到县衙点了一个卯,就去找到了何九叔,并拿到了两块黑骨证据和郓哥的证词

    第二日清河县晚报、清河县电视台和清河县58同城网发布了一条名人和富豪被杀案:时间为昨晚,地点是潘金莲和西门庆家——西门庆家发现一具无头男尸,经仵作鉴定死者为西门庆;潘金莲家死了八名男子,和一具无头女尸,经仵作鉴定死者为潘金莲和八名保镖。清河县太爷十分沉痛地说:此次事件十分恶劣,导致清河县财政收入的下滑。清河县衙捕快现场刑侦发现“武潘氏贞节牌坊”楼柱上有血字:杀人者武松(最后一点没写上)。

    全国发出通缉令:捉拿杀人犯武松。

    写于2011年12月6日

    附:牌坊是中国历史文化(创作谈)

    牌坊是中国历史文化,始于汉(可能还要比汉还要早,就有最初的雏形),终于清。用于表彰、记念群臣及贞洁烈女的古代政治手段的建筑物。

    在牌坊这一沉重的道德石碑的重压之下,妇女天然之本性被约束受制,以至不敢“出轨”守贞护节虽好,但也不至于夫亡不嫁,这样的“道德”戕害了不计其数的中国古代寡女的身心。一但身体“失守”其族长带领族人将其绑于祠堂问罪,终了绑石于身沉河。

    在本文中具有悲剧性格的潘金莲为了追求天然本性,与其它是说被武松所杀,还不如说是被当时的“道德”伦理所结束年轻的生命。笔者所写的牌坊不是为了写“牌坊”而写“牌坊”是要挖掘历史文化深层内涵——民语中有“当婊子,还要立牌坊”并不单指“潘金莲”这样的女性的。就像佛说潘金莲,不是潘金莲,是名潘金莲。笔者只是想通过借衍潘金莲的故事来讽刺那些说一套做一套,明一套暗一套的官者和具有这样性格的人。